12月7日21时,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会上通报称,通过流调筛查,新增第二例本土确诊病例,为第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卢某某的丈夫。
病例详情患者赵某某,男,71岁,无业,居住于郫筒街道太平村11组,系患者卢某某丈夫。于密切接触者隔离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结合胸部CT异常检查结果,7日20时诊断为确诊病例。以上两名新冠确诊病例,病例密切接触者主要为家人、租客、诊所医生。
经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查明:两名病例日常主要在家附近(太平村11组)活动,14天内去过太平村菜市场、街道上两小诊所。其密切接触者主要为家人、租客、诊所医生,密接人员活动场所包括郫筒镇太平村、医院、郫都区岷阳中学、沙西农贸市场、中冶中央公园小区。
12月8日,成都市卫健委官方微博再次通报,12月8日0-6时,成都市又新增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详情
患者1:赵某,女,20岁,无固定职业,居住于成华区崔家店华都云景台小区,系郫都区7日确诊病例卢某、赵某的孙女。12月8日在对卢某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经省、市、区专家会诊,综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查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普通型),已转运至成都市公共医院隔离治疗。近14天内,患者主要停留的场所包括:中冶中央公园、嗨蓝调美甲店、小巷巷麻辣烫、海雾里小酒吧、playhouse酒吧、赫本酒吧等。
患者2:李某某,女,71岁,农民,居住于郫筒街道太平村11组,系郫都区7日通报确诊病例卢某、赵某同村村民。12月8日于太平村居民筛查中检出核酸阳性。经省、市、区专家会诊,综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查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轻型),已转运至成都市公共医院隔离治疗。近14天内,患者主要停留的场所包括:太平村一茶馆、太平村一小诊所、新民场镇。
患者3:张某某,女,68岁,农民,居住于郫筒街道太平村11组,系郫都区7日确诊病例卢某、赵某同村村民。12月8日于太平村居民筛查中检出核酸阳性。经省、市、区专家会诊,综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查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普通型),已转运至成都市公共医院隔离治疗。近14天内,患者主要停留的场所包括:太平村菜市场、三道堰镇三堰村安置点。
成都迅速进入战时状态12月8日上午,针对成都市郫都区疫情防控工作出现的新情况,省委书记、省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成都市关于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汇报,以及有关疾控专家的意见,对做好下一步工作作出部署。彭清华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党中央关于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迅速进入战时状态,争分夺秒、全力以赴,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有效的措施,扎实抓好成都市郫都区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坚决把这次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市卫健委发文,对全市所有诊所开展检查成都疫情突发后,12月8日成都市卫健委发布文件对全市诊所开展紧急检查指导。
检查时间:12月8日
检查对象:成都市所有诊所
检查内容:核查诊所近一个月接诊患者的情况(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患者接诊情况),并重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同时督促诊所整改落实:
1、诊所医护人员是否接受疫情防控相关培训;
2、诊所是否制定疫情防控相关预案;
3、诊所是否建立接诊登记制度;
4、诊所是否建立预检分诊制度;
5、诊所是否建立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患者转诊制度;
6、诊所医护人员是否知晓成都市发热门诊设置情况;
7、诊所医护人员是否掌握并正确实施个人防护;
8、诊所诊所防护物资储备是否充足;
9、诊所是否建立临时隔离室;
10、诊所是否建立消毒隔离制度;
11、诊所是否建立医疗废物处置相关制度。
国家卫健委:基层医疗机构需对全部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国家卫健委发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的通知提出,发热诊室应当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拒诊、拒收发热患者。所有到发热诊室就诊的患者,必须登记有效身份信息或扫“健康码”。基层医疗机构需对全部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和血常规检查,不具备检测能力的,需通过与其他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的方式为发热患者提供检测服务。加强疾病早期诊断和传染病筛查,对于需要集中救治的传染病患者,医院集中治疗,并按规定进行病例登记、报告。对于诊断不明确且不能排除传染病的患者,也应当及时报告,并对患者采取隔离措施,不得擅自允许其自行转院或离院。对于有重症高危因素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需医院进一步治疗。来源:红杏e生综合整理自成都卫健委、央视新闻
END
致读者粉丝JUSTDOIT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