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在万物凋零的时候,肾气最易耗损。建议大家:小寒节气“重养肾”,养生记住8个一!
小寒养生:养肾防寒
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小寒养生的基本原则应遵循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其中,肾主封藏,肾的机能强健,可调节身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大家可以通过适当地补肾、养肾,使肾精更为充盈,身体更好,调养免疫力。
小寒记住8个一
1.一个护肾穴:太溪穴
在肾经中有一个原穴,也就是肾脏原气经过和停留的部位,这个原穴就是太溪穴。它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太溪穴,对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2.一道护肾菜:杜仲腰花
专家推荐,杜仲腰花补肾效果很不错。先把杜仲放入水中煮出浓汁,猪腰切成网状,加调料爆炒,最后淋上杜仲汁即成。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猪腰可补肾固精,两者搭配相当不错。
3.一碗护肾粥:山药黑芝麻粥
取山药克,黑芝麻10克,小米或鸡头米30克,花生或板栗10克,枸杞10克,黑米30克,核桃10克,白果10克。
将山药去皮切小块,在锅里加适量的水,然后将所有食材、糖(最好冰糖)一起放入,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等粥熬的软糯时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比较难煮的食材,如山药、花生米、板栗等,最好提前浸泡一夜。
4.一个护肾动作:吞津
中医认为,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补脾胃“后天之本”,以固护肾之“先天之本”的功效。
具体做法为,每日晨起,微闭口唇,舌抵上腭,当嘴里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时,随意念将其缓慢吞下,反复3—4次。长期坚持,必有益处。
5.一种护肾豆:黑豆
黑豆历来被誉为“肾之谷”,不仅味甘性平,还具有补肾强身、活血利水、解毒润肤的功效,特别适合肾虚者。
6.一个护肾水果:柑橘
英国皇家霍洛威大学、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和金斯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柚子和其他柑橘类水果中含有的一种成分可以成功阻断肾囊肿的形成。
柑橘类水果中含有的柚皮素能够对某种生化酶进行调节,这种生化酶是造成多囊性肾病的原因,因此,柚皮素能够阻断肾囊肿的形成。
7.一个护肾坚果:栗子
中医认为,栗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功效,又被奉为“肾之果”。
《本草纲目》称,板栗“治肾虚,腰脚无力,以袋盛生栗悬干,每日吃十余颗,次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而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
8.一个护肾习惯:睡足觉
睡眠是养护肾脏的重要一环,尤其要睡好“子午觉”。
中医所说的“子午觉”,即每天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及午时(中午11点到1点)是养肾最需要睡觉的时段。“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即人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中午12点左右,外界阳气最盛,此时午睡可养肾中阳气;夜半12点左右,外界阴气最盛,睡眠可养肾中阴气。
小寒节气的进补要点
凡是进补,都要注意,一定要给人体内的病气留下一个排出的通道。
这就好比:在室内烧暖气,若是门窗封闭得死死的,一味地烧,那就会憋闷得受不了,这时候就要开一点窗,让浊气排出去。
我们进补的时候,也是同样,不论怎样大补,总要配一点“泄”的东西才不会变成呆补。
每年小寒节气要吃的糯米红豆饭,正是这样。
糯米固肾气、补脾肺虚寒;而红小豆祛湿气、养心脾、强健筋骨。
糯米虽补却有些粘腻,怕补过了。而红小豆却不是纯补,它还有“泄”的作用,能排湿气。
另外做的时候要注意:因为糯米补肾却比较黏,难消化,炒到焦香之后,再焖熟,你就会发现糯米吃起来感觉不那么黏了。
这时候的糯米实际上变得容易消化了,脾胃较弱的人都可以吃,而且糯米炒过还增添健胃的功效。
冬练三九有讲究
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体表的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粘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只有在锻炼前做些适当的活动才能避免。
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拉筋、浴鼻及拍打全身肌肉等方法。
运动提醒
预防滑跌
对于坚持冬跑的人,要特别注意冰雪,防止滑跌。遇冰封雪飘天气,可在室内、阳台或屋檐下原地踏步跑,既能收到养生效果,又能避免意外;对于大风、大雾、大寒等冷高压影响下的早晨,因低层空气受污染严重,因此,不适宜进行露天锻炼。
必待阳光
冬季宜早睡晚起,“必待阳光”,所以锻炼时间最好在日出后。
穿着适宜
冬日运动锻炼时的衣着,既要保暖防冻,又要考虑到舒服,有利于锻炼活动。
晨起室外气温低,宜多穿衣,待做些准备活动,身体温和后,脱掉厚重的衣裤再进行锻炼;锻炼后要及时加穿衣服,注意保温,避免寒邪入侵。
心血管病的魔鬼季节
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寒冬季节,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健康问题人群而言,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
常食活血药膳
丹参被称为“血中之气药”,可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冬季的应季果品山楂,活血祛脂功效也十分显著。所以,高血脂人群不妨常冲泡一些丹参山楂茶,常饮用不仅有助于降血脂,还能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此外,中药三七也是调血、活血、止血、养血的一把好手,对于“三高”人群,建议一天服用3克左右三七粉。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孕妇不要服用三七粉。
往期精彩回顾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gqiaozhia.com/sqzmj/6067.html